当前位置:工程车座椅资讯内蒙古发现3个鼠疫疫点
内蒙古发现3个鼠疫疫点
2022-05-25

7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目前,内蒙古已发现3个鼠疫疫点,1名确诊病例的15名密切接触者已实施居家医学隔离观察。鼠疫是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位列中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

发布会上,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蔚治国作主题发布,并和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伏瑞峰回答了记者提问。

内蒙古广播电台农牧频道记者:请介绍一下今年我区鼠疫疫情发生及处置情况。

伏瑞峰:我们知道,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亦称鼠疫杆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是危害人类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位列我国法定甲类传染病之首。鼠疫防控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稳定。

7月5日凌晨,自治区卫生健康委接到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报告,乌拉特中旗收治的一位患者被判定为腺鼠疫疑似病例,典型症状为发热,右侧大腿腹股沟可触及肿大淋巴结且有压痛;7月5日下午,经自治区综合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并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确诊为腺鼠疫。接到报告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第一时间组建工作组,派出医疗专家、疾控专家赶赴乌拉特中旗,指导当地全力开展患者救治和疫情防控工作。按照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三级专家会诊意见,给予链霉素、莫西沙星抗感染、补充凝血因子、调节肠道菌群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心理疏导、营养治疗。截至7月6日,患者体温、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均正常,饮食、精神、睡眠较前好转,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平稳。

患者为乌拉特中旗温更镇某嘎查牧民,目前已在3个疫点检出鼠疫菌;其中一个疫点即位于温更镇,这个疫点在6月18日发现4只自毙鼠,后判定为疫鼠。根据目前的流行病学资料看,患者日常生活以草场放牧为主,一直在该疫点附近生产生活。患者自述发病前10天未接触鼠疫患者或发热患者,未剥食过野生动物,未接触过死动物和死鼠。

疫情发生后,巴彦淖尔市立即组织部署疫情防控工作。7月5日,乌拉特中旗紧急启动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V级应急响应,成立了由旗委副书记、政府旗长担任总指挥的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时由巴彦淖尔市卫生健康委发布Ⅲ级预警。7月6日上午,巴彦淖尔市政府召开全市鼠疫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鼠疫防控形势进行了分析研判,安排部署下一步防控工作。一是按要求处理疫区,对15名密切接触者全部实施了居家医学隔离观察措施,每日检测体温两次,进行健康状况监测,开展入户宣教,发放干预包,给予预防性用药,并对疫点进行消杀。

目前,疫区处理面积达3.6平方公里,密切接触人员中均未出现异常症状。二是强化对疫区出旗人员的源头封堵筛查,对出旗车辆及人员进行严格核查。三是进一步加强踏查检索,累计踏查671.8平方公里。四是实施飞机灭蚤作业,共飞行 11架次,防治面积约3.7万亩。并为疫源地禁牧户发放牲畜所需物资。五是关停了疫区周边A级景区及星级接待户旅游企业,目前各景区、星级接待户未发现鼠疫疫情和因疫情发热人员。六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组织重点区域牧民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堆积的垃圾并消杀,累计消杀面积23万平方米。对疫区内铁路两侧及机场周边进行保护性灭鼠灭蚤。七是组建巡回宣讲组,抽调鼠疫防控专家对各级医疗机构开展巡回宣讲,对疫点周边牧户、企业、旅游景点开展集中宣传教育,累计宣教1000余人次,累计发放鼠疫“三不三报”问卷993份;通过微信、电子屏播放等多种途径发放“三不三报”和鼠疫防控知识蒙汉双语音频资料2850份;设立人感染鼠疫疫情防控线索报告奖励的公告;发放蒙汉双语宣传折页1.5万份、《鼠疫三不三报》宣传海报800份。八是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五早一就”措施。各医疗卫生机构加强预检分诊、规范发热门诊就诊流程和发热病人管理,落实医师首诊负责制,实行责任领导24小时值班制度。九是加强医院感染控制,进一步强化院内感染控制和医疗废物处理,完善包括鼠疫在内的传染病病例入院、治疗、转归等相关记录,做好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和职业暴露防范,严防医源性感染发生。

工程车座椅    手机版    网站地图    QQ号:5778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