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网2月9日报道,早前因涉嫌违反国安法及洗黑钱被捕的网台主持人杰斯,两天前遭警方国家安全处人员拘捕。据悉,杰斯去年2月抛出资助乱港分子在台湾学习的众筹计划后,先后获捐款千万余元,而半数落入个人口袋炒股及补贴家用。
媒体在报道中,也曝光了部分煽动暴力的乱港艺人,包括组合“达明一派”成员黄耀明、歌手何韵诗、艺人黄秋生和杜汶泽等人。而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其中居然有金像和金马双料“影后”叶德娴。说实在话,要不是因为这篇报道,我还不知道叶德娴是这样的人。
我对叶德娴印象还是蛮好的,曾看过她的不少电影。尤其是她出演的电影《桃姐》,把“桃姐”这个人物演活了,观众完全被她带入剧中。再说,叶德娴温婉的外貌也给人很强的迷惑性,年轻时虽不算特别好看,但挺耐看的,完全无法与乱港反中分子挂起钩来。
俗话说知人知面不知心,没想到这样一个大家喜欢的演员,居然是一位乱港艺人。2016年2月,爱港力量负责人陈净心在微博中贴出大量证据举报,美国籍的香港演员叶德娴支持乱港占中,建议内地博纳集团拒绝让她出演投资的电影《明月几时有》。
遗憾的是,博纳集团虽然在电影宣发海报中删除了叶德娴的形象,但最终仍保留了她的戏份。说实在话,由叶德娴这样一个支持暴力的乱港艺人出演爱国角色,怎么看怎么像个笑话。特别是她帮从事地下工作的女人送情报那一段演得那么逼真,觉得不愧是“优秀”演员。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有不少煽暴的港媒说叶德娴是国际影后,不必理会内地网民的抵制,而且大陆民众的抵制也没用。博纳集团在处理这件事时,在被告知叶德娴是乱港艺人后仍保留其戏份,从大节上看显然是丢了大分的,助长了部分乱港艺人的嚣张气焰。
虽然电影《明月几时有》有惊无险没被下架,但在爱国网民的监督下,此后叶德娴基本从内地演艺市场上销声匿迹。从百度上搜索她的演艺经历发现,最后一栏定格在了《明月几时有》。虽然这种人不会在乎我们对她的看法,但她对我们的市场应该还是很在乎的。
当然,我们的市场也正在不断完善出清机制,不让这些劣迹艺人利用中国市场牟利。2月5日,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演出行业演艺人员从业自律管理办法》,“劣迹艺人”将受到协会会员单位1年期限至永久期限的联合抵制。显然,叶德娴够得上顶格处罚。
据媒体报道,黄耀明与叶德娴的歌曲如今已在大陆市场下架。这就对了,如果一些不自觉的资本不愿意体面,还想明里暗里帮助这些劣迹艺人获取利益,那就由组织和人民群众帮助他们体面。写这篇文章就是提醒大家,对分裂国家、支持暴力的劣迹艺人,永远不能原谅他们。
BNO护照失效身处台湾的杜汶泽慌了
1月31日起,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也就是香港市民口中的BNO护照,将不再被内地和香港视为是有效的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
一时之间,“港独”分子都慌了,身在台湾的杜汶泽就是其中的一个。
政策生效的前一天(1月30日),杜汶泽打着“纯粹好奇”的借口在社交网站上发文:“如果一个人去年年底用BNO去了台湾,现在去机场check in(办理登机)没有特区护照,是不是不能回港?”
评论区里,有“黄丝”网民虚张声势,高喊“不要怕(怕乜鬼)”之类的话语。
当然,和其他潜逃海外的“港独”分子不同,杜汶泽前往台湾是因为工作关系:2020年12月3日,杜汶泽在社交网站上发文,透露自己已经抵达台湾,此次行程的目的是“为了拍摄新节目,介绍升学和移民的机会给港人”。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新节目的名称十分低俗,叫做《寻找他妈的故事》。
名义上是工作赴台,其实看了行程内容就知道性质并不一般,像是“台独”分子林昶佐就在今年1月13日现身杜汶泽的直播间,大谈特谈“新节目愿景和香港状况”。
对于香港歌手周柏豪此前澄清自己与“港独”分子黄之锋合影一事,两人在直播中一搭一唱,对周柏豪极尽言语侮辱和嘲讽,甚至于说自己要是周柏豪妈妈的话,会对儿子“输诚”的举动“觉得很惨、很伤心”,让人不要学。
其实,杜汶泽为“港独”分子张目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他早已沦为了“港独”分子的同路人。
今年1月29日,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表示:“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所谓的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随后,香港特区政府也跟进,表态配合中央反制措施。
这一反制措施的背后,源于英国政府早前通过向持BNO护照的香港人提供入籍途径的决议,该决议于当地时间1月29日生效。英国政府的行为,其本质是要把大批的香港市民变成二等英国公民,已经彻底改变了原来中英谅解的BNO性质,严重侵犯中国主权,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目前,香港入境事务处已经向香港国际机场航空公司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遵照规定办理业务。不少香港市民也都发现,想要入境香港必须出示香港特区护照或是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中方不承认BNO护照有何影响持照港人境外无法获协助
1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英国国民(海外)护照(即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
BNO护照
这并不是外交部第一次就BNO问题表态。事实上,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和华春莹早在去年7月23日和12月4日就已分别表示,英方曾明确承诺不给予持有BNO护照的香港中国公民在英居留权,然而英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执意为有关人员在英居留和入籍提供路径,公然违背承诺,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将考虑不承认BNO作为有效旅行证件。
所谓英国国民海外护照,也即BNO护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中方不再承认,对港人又意味着什么?
BNO的由来:
源于帝国对殖民地最后的念想
1981年,英国通过了《1981年英国国籍法令》,将英国及殖民地公民重新分成三大类:英国公民、英国属土公民和英国海外公民。由此,出生于英属香港的人属于英国属土公民,拥有英国属土公民护照。
1982年,中英两国正式开始就处理香港问题展开谈判,其中一个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就是香港英国属土公民在香港不再是英国属土后的国籍问题。在谈判中,中方表明不接受回归后中国香港公民保留英国属土公民地位,因为这与中国国家主权相矛盾。
时任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参加香港回归仪式
中英两国于1984年12月19日签署《中英联合声明》,正式明确香港回归相关事宜,殖民地政府亦于1985年10月17日宣布,在香港正式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所有由殖民地政府签发的英国属土公民护照即告失效。
而外交部此番官宣不予承认的“英国国民(海外)护照”,简称BNO护照,就是英国通过《1985年香港法令》制定,专门让香港的英国属土公民在回归前申请的新英国国籍,目的是“让香港人选择与英国保留某种联系”。BNO护照持有者被英国视为英国海外公民,拥有英国国籍,但英方承诺BNO护照持有者不拥有居留权或其他公民权利,护照仅作为出入境证件使用。
英国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纳大量港人涌入英国本土,撒切尔政府当时更是明确表示英国无力、也不愿承担这种压力,并称不认为会有大量港人真正离港。根据英国社会当时的普遍认知,“英国不欠香港的”, BNO护照只能算是帝国给殖民地留下的最后一丝念想,没有什么实际效益。
BNO的实质:
一张允许入境并滞留6个月的长期旅游签证
根据英国政府估计,目前约有共540万港人有资格申请BNO护照,其中包括290万名有BNO身份资格的港人和230万名亲属。
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曾在英国国会会议上公开表示,接纳港人移民可为正因“脱欧”和新冠疫情遭受严峻经济打击的英国带来巨大的财政收益;与此同时,预计大部分有资格申请BNO护照的港人会选择留在香港,政府不必担心接收过多移民对英国带来的冲击。
想得倒是挺美。
我们翻看历史可知,英国国籍的门槛,从来便不是非白人移民能够轻易跨越的。
的确,在历史上曾有过只要在英国领土(包括殖民地)出生的人都被视为英国公民,享有同等权利的时期。而这种国籍认证在大多数人都留在殖民地生活时,没有对英国造成多大影响。但在1950年左右,随着大英帝国的衰落和殖民主义的退潮,大量来自非洲和亚洲殖民地的非白人开始移民至英国本土务工。不希望接纳大批移民的英国便迅速颁布了《1962年英联邦入境法令》,限制殖民地人士前往英国本土,除非这些人的出生地是英国或爱尔兰。9年后,这一限制稍有放松,允许“祖父母出生于不列颠群岛”的被殖民者移民至英国本土。也就是说,英国对自己公民身份的判断,取决于你是否至少有一部分白人血统。
这两个法案将这一限制描述为“与英国有密切关系者”才可拥有英国的居留权,但实际上是为了起到只接纳白人移民,而将其他种族的被殖民者拒之门外的歧视性作用。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BNO护照的规定——不难看出,这本护照基本等同于一张允许持有者入境并滞留6个月的长期旅游签证,并不承诺持有者任何基本的公民权益,与英国一贯“排斥非白人移民”的态度是一致的。
1967年,一名香港居民与白人警察对峙
中方不再承认BNO护照有何影响?
——在境外发生意外,将无法得到协助
BNO在设计时既然是明文规定的“仅作为出入境证件使用”,为何又摇身一变成为挑动中英双方神经的“在英居留和入籍途径“?
2020年7月22日,拉布宣称中国政府在香港地区实施《国安法》违反了《中英联合声明》,并宣布自2021年1月31日起,英国将因此为持有BNO的港人开创一条“定制的移民途径”,将允许滞留的期限从6个月延长至5年,可在滞留5年后申请成为永久居民,并可在获得居留权1年后申请成为公民。
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
虽然拉布在国会发表的演说,变相承认了的这一“5+1”新政策最终只是为了起到“表态”作用,但这一政策明显违反了英国政府在香港回归时对中国政府作出的承诺,改变了《中英联合声明》里所注明的BNO护照“不可拥有居留权”的性质。
因此,赵立坚于1月29日宣布,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认所谓的BNO护照作为旅行证件和身份证明,并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香港特区政府也在当日晚些时候宣布:不再允许BNO护照用于在香港出入境或作为任何形式的身份证明;乘客乘坐前往香港的航班时,必须出示香港特区护照或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
查看大图
这意味着,如果港人持有BNO护照入境外国,证件将不被当地中国领事馆承认,而一旦发生意外将无法得到协助。这种情况在去年4月就曾发生,当时正值新冠疫情暴发时期,一批港人因秘鲁宣布封国而滞留当地。当时,香港特区政府派专机接港人回家,其中8名持有BNO护照的港人因迟迟无法获得当地英国大使馆的批准,而最终没能回家,不得不继续滞留当地。
与此同时,外交部“保留采取进一步措施的权利”的范围十分广泛,不排除进一步的反制行动。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在去年发表声明称:“英国的这一新措施履行了我们与香港的深厚历史和友谊。”然而讽刺的是,他口中“深厚的历史和友谊”指的是在英国统治期间,香港同胞从未享受过与英国公民相同的待遇和权利,一直都因黄种人的肤色而被当作“二等公民”和“下等人”对待的屈辱回忆。
约翰逊或许忘了,1997年7月1日,大英帝国张牙舞爪的殖民统治就已经正式结束,失去了对他国领土指手画脚的权利了。
此前报道:
“有理不在声高”,陈百祥一句话“KO”杜汶泽
香港近5个月的“修例风波”中,暴徒与其背后的煽动者不断散布“黑色恐怖”,企图迫使他人不敢发声,香港知名艺人陈百祥则一直站在支持止暴制乱、“撑警”的第一线。
11月5日,陈百祥和港星杜汶泽共同出席“香港电台”节目《视点31》,就近期香港社会的情况进行辩论。期间杜汶泽几度情绪激动、拍桌叫嚣,甚至发起人身攻击,但陈百祥淡定自若,以理“撑警”,还多次提醒杜汶泽“不是声音大就代表正确。”
两人辩论完毕后,杜汶泽直言“相当受气”,陈百祥则总结道,他不想看到香港乱,暴力应该停止,希望大家可以像他和杜汶泽一样,不管如何争论都不会动手动脚,“这就是基本的民主精神”。
综合港媒报导,主持人一开始问两人如何看连月暴乱对市民生活的影响,杜汶泽声称,现时香港在“内战”,娱乐“微不足道”,认为影响生活、造成不便都是“攞嚟讲(随便说说)”。陈百祥则表示,这5个月对香港来说是悲剧,坦言自己从未见过这么乱的香港。
针对杜汶泽声称警察“滥暴”,陈百祥指出,若暴徒不出来犯事,警察不会用武力,因为警察也只是上班工作,“你又不认识他,他又同你无怨无仇,为什么要打你?”
杜汶泽坚称,暴力的“是警察”,又声称有所谓的民调显示“七成人不信任警察”,陈百祥等信任警察的人只是“极少数”。
说到此处杜汶泽情绪激动,陈百祥提醒道:“不用那么大声,不是大声就代表正确。”
杜汶泽狡辩称:“不是你没逻辑就是正确的。”陈百祥回道:“我还没说你怎么知道我没逻辑?”他又一次提醒,大声不等于道理。
轮到陈百祥发表意见时,他刚说完第一句“我看不到警察使用暴力”,杜汶泽再次失控、大声叫嚣,陈百祥回道:“你要让我说话,要不要礼貌一点?”
视频截图
杜汶泽一再拿出所谓民调试图佐证自己的观点,陈百祥则直言不信这些“民调”,更指出像“占中三丑”之一的戴耀廷之流,这些“高学历”的人做事不依正规,“那你还信什么呢?”
陈百祥强调,人们能从直播画面里看到暴力是从哪边开始的,如果不是年轻人丢汽油弹、拿攻击性武器攻击警察,警察不会反击,“蒙着面我不知道你是医生、学生或什么行业,你就是暴徒。”
陈百祥质问杜汶泽,若没有警察要如何维持治安,杜汶泽避而不谈,只称每次警察进入商场都会有混乱;陈百祥反驳,是先有暴徒到商场捣乱,警察才要到场执勤,并批评杜汶泽的言论颠倒是非黑白。
被问及艺人会否因为政见而丧失在内地工作的机会,陈百祥说,自己只看到女艺人马蹄露早前在街上因政见不同被人动“私刑”。
杜汶泽则称自己是被“封杀”,但当陈百祥反问他当年北上“搵钱(赚钱)”时有没有被逮捕、被警告,杜汶泽并无回应。主持人问杜汶泽是否让公司和家人受牵连,他回答“咁呢个就冇(这个就没有)”。
两人辩论逾40分钟,杜汶泽最后称上这个节目“相当受气“。陈百祥则希望年轻人“只要有一个听到,认为我(说得)对都好”,因为香港是他的家,他不想看到香港乱,希望大家可以像他和杜汶泽一样,不管如何争论,都不会动手动脚。
他说:“这就是基本的民主精神,大家有不同的理念、不同思维,但不代表要动手动脚……暴力应该要停止,大家能坐下来沟通……以“私了(私刑)”为目的,这个我绝对不赞同。”